本文目录一览:
专栏开篇:欢迎聊聊海关的风险与防范
专栏开篇:深入探讨海关的风险与防范 进出口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海关进行频繁的交流与合作。海关作为国际贸易的门户,其监管职能的履行直接关系到进出口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企业的健康发展。
如果是FOB是不能改的,FOB下是收货人订舱,也就是说运输合同是在收货人和承运人之间达成的,SHIPPER无权要求修改提单收货人的。而且牵涉到合约运价等问题,如果这方面产生问题就要使用TARIFF的价格,会比合约价格贵出好几倍。
海关风险甄别是什么意思
1、鉴别不遵守海关法律的行为。甄别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鉴别,区别,二指审核官吏的行状资历而分别去留,三泛指选择淘汰,海关风险是潜在的不遵守海关法律的行为,所以海关风险甄别的意思就是鉴别不遵守海关法律的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
2、甄别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算法,对某一类事物进行鉴定、识别和判断的技术系统。以下是关于甄别系统的详细解释:功能与作用:鉴定与识别:甄别系统可以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形进行准确的鉴定和识别,帮助用户快速判断。节省时间与精力: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甄别系统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3、提高警惕,识别风险信号:交易金额不大、买方“好说话”、单据交银行等并不意味着贸易就没有风险。有意诈骗的买方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出口企业放松警惕。因此,出口企业应在合同签订、货物生产、装船出运、交单托收等各个环节都把好风险控制关。
4、特殊品种严格管控。对于一些珍稀或特殊的坚果品种,海关的管控更为严格。这些坚果可能是某些地区特有的物种,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限制其携带入境。海关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这类特殊坚果进行严格甄别,确保其不会非法进入国内,对本土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5、严防境外输入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战“疫”一线,除了“120模式”外,还有一个“130模式”。何为130?即对于被海关甄别为“症状不明显但有旅居史、风险较大”的入境旅客,需通过大巴转运至指定隔离点,实施医学观察,此即“130模式”。
6、其一,保税仓的设立目的与监管机制,保税仓是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仓库,货物存于其中可享受特定税收优惠。海关对其有严格监管,从货物进仓到出仓都有流程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商品来源正规,降低了售假风险。其二,存在的风险点,尽管有监管,但不能完全杜绝问题。
供船保税燃料油海关监管存在的风险
1、供船保税燃料油海关监管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监管流程繁琐、高监管要求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信息透明度不足、政策变动风险以及海关法律风险。监管流程繁琐导致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
2、保税状态的含义: 保税状态指商品在进口后,未经加工、制造或消费,仍保持在原始状态,并受到海关监管。 在此状态下,进口商品可以暂不缴纳进口税费。 保税燃料油的应用场景: 主要供应给船舶、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使用。
3、保税燃料油特指在海关监管下,进口后在保税区、保税仓库或保税港区等特定场所存储的燃油。这些燃油主要用于船舶的发动机运行,以保证船舶的正常航行。其保税状态意味着在进口时,相关税费如关税和增值税暂不缴纳,待实际出口或满足一定条件后再进行税费的结算。
4、通关走私: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但采取伪报品名、低保价格、伪装藏匿等欺骗海关手段,逃避海关监管,走私成品油。
5、有助于推动国际航运绿色发展转型。助力双碳目标:该政策对达成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少航运业的碳排放。实施情况:该政策已在广东、天津、大连等地成功落地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关等部门对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操作规范,保障安全生产。
6、保税状态的燃料油是指进口后在海关监管下存放在保税仓库内的燃料油,这些油品未经过加工处理或未经缴纳进口关税等税费。其中,“保税”是一种贸易政策,在这种政策下,进口商品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暂不缴纳关税等税费,以便后续的加工、使用或出口等操作。
海关风险管理风险的处理
1、海关风险管理风险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避免风险:方法:通过调整策略或操作方式,直接避开可能导致风险的情况。特点:这种方法较为消极,可能带来其他风险或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预防风险:方法: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增加防洪设施、加强安全监管等。
2、海关风险管理处理风险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意味着通过避免某些行为或活动来减少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在海关风险管理中,可能会避免高风险货物的进口,或者选择信誉良好的贸易伙伴以降低欺诈风险。 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涉及采取措施来减小损失的可能性和程度。
3、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航空运输改用陆路运输,虽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却面临着陆路运输工具事故的风险。 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4、对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种方法。 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5、保险调查法则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险种信息或专业保险刊物,帮助企业识别可保风险。风险预测是风险管理的下一步,它涉及到对风险概率和强度的估算。通过积累统计资料和风险信息,风险管理人可以分析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例如,假设在一定时间内,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风险发生的概率约为1/1000。
6、财务账簿核实的风险 风险描述:海关稽查可以对企业的财务账簿、凭证等进行核实。如果跨境电商企业不掌握海关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可能因报关记录与财务记录、业务记录以及货物情况不符而遭受处罚。应对措施 加强价格管理 应对措施:价格直接关系到缴纳税款的多少,也是海关稽查的重点。
海关AEO高级认证
1、AEO认证方法: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政策简介和思路展望 海关AEO制度简介 AEO(“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为实现《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目标而倡导的一项制度。
2、AEO认证,即“经认证的经营者”(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认证,是世界海关组织(WCO)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中制定的一项制度。它旨在通过海关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认证,给予企业相应的通关便利措施。
3、海关AEO一般认证和高级认证是世界海关组织推行的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中的两种不同级别的认证。一般认证:是海关对符合一定标准的企业进行的信用认证,通过一般认证的企业可以享受海关提供的一些优惠待遇,如低查验率、简化单证审核、优先通关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通关效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4、守法规范:考察企业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海关、税务、环保等方面的规定。通过条件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公告,AEO高级认证的通过条件已有所放宽,具体如下:内部控制和贸易安全标准:企业需在这两类标准中达到“达标”状态。
5、海关AEO认证的有效期并非固定为三年,而是根据多种情况动态变化。以下是影响AEO认证有效期的五种情况:例行重新认证 高级认证企业:根据海关总署237号令第十八条,海关对高级认证企业每3年重新认证一次。
海关风险管理处理风险的方法
海关风险管理处理风险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意味着通过避免某些行为或活动来减少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在海关风险管理中,可能会避免高风险货物的进口,或者选择信誉良好的贸易伙伴以降低欺诈风险。 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涉及采取措施来减小损失的可能性和程度。
海关风险管理风险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避免风险:方法:通过调整策略或操作方式,直接避开可能导致风险的情况。特点:这种方法较为消极,可能带来其他风险或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预防风险:方法: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增加防洪设施、加强安全监管等。
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航空运输改用陆路运输,虽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却面临着陆路运输工具事故的风险。 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对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种方法。 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风险识别方法多样,包括生产流程分析法、风险列举法、流程图法、财务表格分析法以及保险调查法。生产流程分析法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出发,系统性地分析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列举法通过列举企业生产流程中的所有风险因素,帮助识别潜在风险。
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还击的所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