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巨头荀玉根、王开揭秘:牛市主线在小登资产,但老牌热点仍待关注!"

核心结论:① 今年以来无论是股价表现,还是估值和拥挤度,“老...

论市风云:老小登家的“賭牌”大赛

  • 段落一:老少两代人,牌桌上的风云变幻*
  • 近年来,老少两代“登家”在股市这个大赌桌上,那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不论是股价的上下起伏,还是估值的高低变换,亦或是围观的群众热度,老少两代“登家”的差异可谓是极致到极致了!
  • 段落二:买对牌,更要买对时机*
  • 咱就是说,看历史战绩,那些买排位高的有时候也不一定就是赢钱的主儿。速度上去了,不代表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这回的市场里,稳健的基本面和低价的“潜力股”同样能起到绝地反击的效果。
  • 段落三:AI_widgets,时代的宠儿;稳中求进,仍是硬道理*
  • 这次的牛市,的主力军非AI莫属,这个小登可是红透了半边天。咱们所说的“买好的”,那就是执著于科技这条主线,不改变。但是嘛,小登的兴起,不代表老登就隐退江湖了,咱们还要阶段性关注一下地产、券商、白酒这些稳扎稳打的行业,毕竟“买得好”才是硬道理!

    "小鲜肉"VS"老腊肉":4月7日以来,A股市场上演了一出"小鲜肉"和"老腊肉"的撕逼大战,这是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资金们达成共识后的狂欢。全球人工智能大潮涌动,科技成长股乘风而起,那么在"小鲜肉"的天下,"老腊肉"还有机会吗?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买猪肉”和“买猪肉狠”的话题,探讨一下怎么投资这两个角色。

    1. 分化得就像"口红"和"眼影","小鲜肉"压倒性地打败"老腊肉"

    自2025年起,这两个角色的股价走势简直判若云泥。我们拿光模块、半导体设备、机器人等领域的头部公司来构建"小鲜肉"团队,用高端制造、军工、周期性行业领头羊来组"中老年"团队,用金融、消费品巨头来组"老腊肉"团队。结果呢,2025年以来"小鲜肉"团队战斗力强大,涨幅达到了183.8%,完爆"老腊肉"团队的3.9%。更夸张的是,从4月7日到今天,"小鲜肉"团队已经涨超200%,而"老腊肉"团队才13.6%。再看看行业ETF,"小鲜肉ETF"涨了53.1%,"老腊肉ETF"才13.1%。从2016年开始,"小鲜肉"团队的综合实力比"老腊肉"团队强了25个百分点,现在这个差距远远超过了以往。

    2. 以史为鉴:"买猪肉"不懂"吃","吃猪肉"更得讲究"吃法"

    "买猪肉"不一定吃得到肉,"吃猪肉"还得会挑。就像杰里米·J·西格尔在前几篇论文里说的,IBM这头“大象”在1950-2003年间比新泽西标准石油这头“小猪”增长得快,但“小猪”的收益率反而更高。原因就在于,市场对IBM期望过高,导致它的估值长期很高,反而拖累了它长期收益。记住,增长快不一定等于回报高,估值也是关键。

    3. "小鲜肉"当道,"老腊肉"也有一席之地

    在"小鲜肉"和"老腊肉"分化的今天,"买猪肉"就得顺应潮流,跟着"小鲜肉"走。而"吃猪肉"呢,在"老腊肉"的便宜时候,也能吃得香香的。每轮牛市都有自己的主角,就是那个契合时代特征的“小鲜肉”。回顾一下最近三轮牛市,每次牛市的领头羊都是那个时代的热门产业。05年6月至07年10月,金融地产领涨,城市化、工业化飞速发展;12年12月到15年6月,移动互联网兴起,TMT行业疯狂;2019-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飙升,新能源指数、电力设备行业涨幅惊人。2022年底以来,人工智能大爆发,AI和TMT指数涨幅明显,AI当之无愧是这轮牛市的顶流。

    4. 斯德哥尔摩效应:“小鲜肉”的火爆也挡不住"老腊肉"阶段性逆袭

    "小鲜肉"火得一塌糊涂,但"老腊肉"其实也有自己的季节。从季节效应和牛市中期特征看,我们可能需要关注一下价值板块。一方面,季节效应显示,四季度价值股有爆发的可能,而且“后进生”行业也有望实现均值回归。另一方面,牛市中期,风格也会出现轮动。2014年四季度,价值股就成功逆袭了创业板;2020年后,周期性行业和金融地产接力科技成长股,涨得不可开交。目前我们正处于这轮牛市的中间阶段,从这两个角度分析,风格轮动可能正在进行时。

    5. 风险提示:别把历史经验当饭吃

    最后,提醒大家,历史上这些表现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如此。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啊!
    上一篇:狂欢限时!京东11.11酒水节,京鲜舫6#白酒品质尊享,价格宜人来袭
    下一篇:“10月28日焦点速览:上市公司晚间重磅公告盘点”

    为您推荐